首页 >> 网络营销词典 >> 区县政府学校网站1 >> 碗托

碗托[编辑]


  碗托,是一种山西汉族传统面食,在山西方言里又叫做“碗秃”。碗秃是用荞麦面加水揉到一块儿,加热熬成粥糊状,然后放入碗中摸开,晾凉以后即成。食用时,可以直接将芝麻酱、蒜汁、陈醋、盐、味精等作料盛入碗内,用小刀划着吃,也可以炒着吃。这与北京的灌肠极为相似,只是原料不同。

 在晋西北保德、河曲、偏关及代县街头,随处可见卖碗托的摊点。晋中平遥、榆次、太原一带以白面碗托热炒居多,俗叫“炒灌肠”。碗秃乃荞面所制,观之晶莹光亮,粉白微青,质地精细,柔软,光滑,细嫩,清香利口,风味独特,为山西地区风味小吃之上品。

 山西老百姓几乎是家家户户自己都会做着吃。这原因,大约首先是陕北普遍生产荞麦,陕北老百姓在几千百年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着粗粮细作的方法,荞面碗托在诸多的荞面食品中,有着鲜明的特色,筋软耐嚼,香醇可口,百吃不厌,常吃常新。

  碗托还有一段故事:
  西晋初年,匈奴人内迁,西晋统治者强迫他们纳税、入伍、为奴,不少人沦为流民,激起民愤。这时,匈奴贵族刘渊打起了反晋旗号,从离石派大将石勒统领三军发兵进攻西晋都城洛阳,营地扎在柳林三郎堡。
  由于战乱频繁加之自然灾害严重,当地百姓苦不堪言,石勒的军粮眼看着也成了大问题。石勒派出军士四处购买军粮,但买来的只不过是些荞麦。
  因军粮紧缺,士兵就把荞麦磨碎熬粥喝。一次几个士兵外出,误了饭时,回来后,荞面粥已冷却成块,几个士兵把碗内的凉荞面块用手抓起来吃。有的士兵把荞面块切成条,随便洒了些盐,感觉不错,他们就把荞面切成长条,并调以盐、醋、蒜泥,给石勒端去。石勒吃后,大加赞赏,并让厨房试做。次日厨房做好,军士饱餐一顿后精神大振,而百姓尝后也觉新奇,模仿着去做,从此就传开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互动百科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合作编辑: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39

编辑次数:0历史版本

创建者: 王磊

最近更新:2014/10/8 1:04:02

词条分类导航

关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本站动态|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作者| 问题和建议|

版权声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贴、出版、篡改、汇编、编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