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营销词典 >> 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书籍 >> 口碑:引爆网络狂欢效应的锦囊妙计

口碑:引爆网络狂欢效应的锦囊妙计[编辑]


内容简介

《口碑:引爆网络狂欢效应的锦囊妙计》主旨在于教授大家简单实用的web 2.0营销技巧,从而营造出网络狂欢效应。内容涵盖博客营销、sns营销、病毒式营销等各个方面,理论创新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你在阅读之后可以学会借助口碑的力量来宣传和推广自己的产品及服务。
《口碑:引爆网络狂欢效应的锦囊妙计》适用于市场营销系学生、广大专业营销人士及对营销有着浓厚兴趣的人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斯科特(David Meerman Scott) 译者:高游 郭成钢 薛松

David Meerman Scott 毕业于凯尼恩大学,声名卓著的互联网营销策划大师、企业家、演讲家、多家公司董事会成员,著有畅销书The New Rules of Marketing and PR。
译者简介:
高游,中国企业博客营销开拓者之一、资深电子商务营销专家,中国第一社会化电子商务平台“企博网”主创人之一、常务副总裁。曾任高校教师十余年,相继发表了多篇论文,并有译著和词典等出版面世。
郭成钢,持有上海高级口译证书、教育部和北外高级笔译证书。译有电影、书籍,画册以及政府、机构和企业资料等。
薛松,自由译者,东西文化观察者,趣昧风尚爱好者,专注于文化、社会与商业领域的文稿翻译。

目录

零 掀起网络狂欢效应的金科玉律
故事的魔力
7 = 350 000 000 ?!
点燃百万粉丝的热情
网络狂欢效应带给你力量
你必须无视那些广告及公关旧规则
天下一家
梦想成真
别害怕,你也能掀起一股网络狂欢效应
女孩们的反击战!
拿出你们的手机!
壹 除了你自己,没人在乎你的产品
了解买家角色,触发网络狂欢效应的引爆点
我爱好审计
愚蠢的癌症:天啊,我这么年轻就得了癌症!
忘记你的产品
你是人才狂热分子吗?
你的“世界”有多大?
写简历还是写电子书?
b2b公司可以采用电子书吗?
如何让你的电子书引爆网络狂欢效应
性,刮胡子和您的口腔卫生
通过电子书来创造名声和财富
黄页电话簿做不到这些事
什么时候(在你的电子书)避免谈关于性的话题
区域性的网络狂欢效应
人们想要和人打交道做生意
贰不需要胁迫
不择手段的营销伎俩
注意:骗人的“病毒式营销”效果适得其反
广告公司请注意:你们的病毒式营销活动也许违法
病毒式营销与网络狂欢效应是两回事
叁 放弃控制
不要附带任何条件
myspace上十大未签约乐队
哪种方式更好:是感恩而死乐队?还是齐柏林飞船乐队?
网络狂欢与销售线索无关
投资收益只不过是搪塞的借口
但是我们不可能这么做!
门票售馨,那又如何!
在线视频与网络狂欢效应
让我们实事求是
封锁社交网站只能让你自己受到损害
你信任员工吗?
我们是在谈论人,而不是在谈论技术
ibm公司计算机社交活动指导方针
纽约岛人队大获全胜
你所在的公司是否采取封锁政策?
肆 融入网络世界
当朋友引爆网络狂欢效应时
任何人都能引爆网络狂欢效应
几千球迷;一支随意选择的少年足球队
facebook网站的种种应用工具: 你的微件在哪里?
你访问过多少城市?
你上推特网玩微博了吗?
社交网络和网络狂欢效应
网络丑闻效应:坏事传千里
美国航空公司:请问您是喝咖啡,还是茶, 还是需要申请
信用卡?
积极参与社交媒体活动
积极防止发生网络丑闻效应
如何监控和积极参与社交媒体活动
伍 创造引爆点,激发人们的分享欲望
这世界上不存在一定可以引爆网络狂欢效应的事情
像风险投资人那样思考
金点子头脑风暴:引爆网络狂欢效应的金点子
给你的网站打分
能让你的想法传播的工具
什么发型最适合你?
当你自己的产品成为引爆机制
给你自己的实习经历打分
勇做第一,迅速出击
一次全球范围的互联网虚拟事件
在体育馆举行一场航天航空科学演讲
举办一次比赛,你有可能引爆网络狂欢效应
参加比赛,你就有可能获胜
展示你的客户
创意和想象力必不可少
陆 打造精彩内容,吸引网民目光
如果你隐形,就不可能引爆网络狂欢效应
google搜索结果排名第一
全网络都在引用
掌控不可控因素
请勿阅读本书的这一部分
聘用记者
当整个世界向你张开手臂时
不要再找借口
马特究竟在哪里?
你必须放弃什么吗?
辞职不干
尾声 你面临的真正挑战:如何引爆一次网络狂欢效应?
你面临的种种挑战(回顾)

序言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本书电子版的一部分,即被其深深吸引住了。当天就一口气读了下来,似不过瘾,便设法找来原书,囫囵吞枣地扫了一遍,之后又逐章翻译,方得仔细品味,可谓感触良多,获益匪浅。这是一部关于Web 2.0营销的前沿性书籍,涉及博客营销、SNS营销、病毒式营销等诸多方面,兼具理念创新和实务操作双重特点,尤其在实用性方面更是独树一帜。全书行文通俗流畅,可读性极强。
初读此书时你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对其中所列举的一些案例和现象感到熟悉。虽然书中引述的是一些发生在西方世界里的“网络狂欢”事件,却也能让我们联想起发生在身边的一些类似事件。从较早的芙蓉姐姐、“馒头血案”,到老徐博客、“山东二哥”,再从去年的“贾君鹏”、“寂寞党”,到“躲猫猫”、“欺实马”,以及近期火爆的“局长日记”和“犀利哥”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网络事件无不显示出网络口碑的力量。书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比如,书中有一位中学女生通过自己对博客、播客以及设在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上个人主页的持续运营,最终走红网络、走出国门。这不就与国内歌手刀郎、庞龙和杨臣刚等走红的方式如出一辙吗?
这些与娱乐有关的案例仅仅是书中内容的一部分,作者的重点是让企业高管和营销人员都能知道并掌握如何利用Web 2.0营销手段来制造与这些热门事件类似的“网络狂欢效应”,从而达到宣传和推广企业品牌和产品的目的。作者凭借其自身的资历和经验知道,事实上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高管、营销人员、公关人士往往对这些新生事物或者持怀疑的态度,或者视而不见,更有甚者对此抱有恐惧心理。作者对此感到既可笑又担心。为此他在书中列举和分析了大量有关企业开展Web 2.0营销的范例,希望借此呼唤那些仍然陶醉在陈旧的营销套路中的人们觉醒过来,立刻付诸行动,否则都会落伍,乃至被抛弃。正如美国《时代周刊》在2006年将当年的年度人物授予每一个普通的Web 2.0参与者时宣称的:“(Web 2.0)不仅改变了世界,而且改变了改变世界的方式。这就意味着,如果谁不正视这种力量,不追上它的步伐,这个人不仅将落后于时代,还将迷失道路,连怎么去追赶都不知道。”
说到这里,译者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国内企业面对Web 2.0的现状,应该说远不如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也许是因为文化和历史的原因,中国企业似乎更加惧怕这一新生事物。就拿Web 2.0的一个核心应用——企业博客 来说吧,国外的世界500强企业大多数都已设有企业博客,再回头看看中国的大型企业,几乎没有听说哪家知名企业开设有企业博客,都步调一致地无动于衷,“集体失语”。令人欣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小型民营企业是很有活力、很有创造力的群体。许多新事物、新举措是由他们发起和推动的。Web 2.0应用也不例外。以上说了几乎没有什么大型、超大型企业设有企业博客,但据国内最早和最大的企业博客服务平台“企博网”的数据,已有20万多家中小企业开设了企业博客,并且还以每天500家左右的速度新增企业博客,开始尝试企业博客营销,并有不少的案例数据显示,他们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大有燎原之势,只是不知那些大型和超大型企业的老总们何时才能茅塞顿开、幡然醒悟。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合作编辑: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2

编辑次数:0历史版本

创建者: 徐章军

最近更新:2011/10/13 13:31:10

词条分类导航

关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本站动态|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作者| 问题和建议|

版权声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贴、出版、篡改、汇编、编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