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营销词典 >> 网络营销术语及概念 >> 品类营销

品类营销[编辑]


  品类这个词,企业并不陌生,因为传统意义的品类并非一个新词。品类(category),这个词最初广泛用于销售管理领域,AC尼尔森对品类的定义是“确定什么产品组成小组和类别”,这是基于市场或者销售管理角度的定义。品类营销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名词,也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通向蓝海的营销方式之一,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品类营销:

  一、品类营销的概念及背景

  (1)品类营销的概念

  品类这个词,最近几年频频出现,所谓品类(category),是指确定什么产品组成小组和类别,是在原有的产品类别中或在它的旁边,开辟一个新的领域,然后命名这个领域,把所开辟的新领域作为一个新品类来经营,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这个新品类的第一个产品来经营,首先在自己开辟的市场中独占独享。在当今产品同质化、竞争手段同质化的背景下,品类营销可以使你超越竞争,径直通向无垠的蓝海。

(2)品类营销的背景

  早在1972年,里斯和特劳特就提出了营销史上著名的定位观念,并一直在寻找和定义“营销和品牌创建中的关键力量和法则”。2004年,里斯与劳拉·里斯推出了打造品牌的定义之作《品牌之源》,揭示了商业界竞争规律与自然界竞争规律的共通之处。而品类,正是商业界的物种,是隐藏在品牌背后的关键力量,从此宣告人们对营销的认识从品牌进入到品类时代。品类时代的营销,注重和强调品牌是代表品类的名字或者符号这一实质,强调以品类导向来发展品牌和营销,以主导一个品类为品牌发展的目标。创建一个全新的品类,是创建品牌的有效方法之一。

  如果你的“产品”有没有足以颠覆市场的“品类机会”?如果你的“产品”有没有足以一触即发的“产品概念”?如果你的“产品”有没有低调而凶狠的“包装”?如果你的“产品”有没有让人过目不忘的“传播元素”?那么,你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要想在同质化的背景下破局,就需要开创新的品类,打破产品功能界限、打破目标消费群界限、打破使用方法界限、打破使用场合和使用时间界限、打破渠道界限、打价格界限、打破促销界限、打破营销组合方式界限等等。

  二、品类观念的受益者(案例)

  从形象或者体量的角度看,格力似乎远不如海尔,但是从品牌竞争力的角度看,海尔远远不如格力,格力甚至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家电业最有前途的品牌。格力为什么能够如此强大?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格力独特的渠道模式上。确实,格力的渠道模式很特别,但这不是格力品牌强大的关键。是什么让格力敢于向渠道巨头国美叫板?当然是品牌竞争力。格力为什么能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因为格力专注于空调品类。

  格力也许是世界上唯一只生产空调的家电企业。2006年,在国内空调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格力的销售增长为2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接近30%。格力品牌已经逐渐锁定于空调品类。检验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利润,在家电行业集体疲软的情况下,格力是利润率最高的家电企业,2006年利润超过 8亿元,2007年保持50%的增长率。只要格力的聚焦战略不改变,格力将有机会成为全球空调行业的代表,成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喜之郎的成功看起来有运气的成分。实际上,喜之郎是第一个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果冻品类认知的品牌。在喜之郎之前,果冻市场已经有很多区域性品牌,但都没有进入消费者心智。于是,喜之郎依靠一个好的名字以及大规模广告传播,抢先占据了果冻这个品类,一度拥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今天,喜之郎面临巨大挑战,这个挑战并非品牌的原因,而是果冻这个品类出现了萎缩。

  三、痛失品类创建良机 (案例)

  遵循了品类规律和法则成功创建品牌者不少,因对品类无知而痛失良机者更多,青岛原生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从技术上看,青岛原生有机会开创一个新品类,因为在保持啤酒鲜活度和口感工艺方面,它比纯生更进一步,可以保持啤酒的原味,但是,随后的营销活动彻底扼杀了这个原本很有希望的产品:

  首先,在品类的命名上出了问题,原生这个名字只是对纯生的模仿,而不是一个新品类,不足以和纯生拉开距离;

  其次,整个营销活动聚焦于品牌宣传而非品类的建立,传播方向出现重大偏差,邀请原生态舞蹈家杨丽萍作为代言人,口号是“原生态,活啤酒”,原生变成了原生态,新品类的特征进一步消失;采用了副品牌而非独立品牌策略,则注定了青岛原生的失败。

  柒牌、太子龙、云烟印象、东风龙卡等一批品牌都错过了借助品类创新建立强大品牌的机会,而珠江啤酒、九牧王等品牌则因为破坏了品牌的品类特征葬送了主导品类的机会。

  四、如何开创品类

  在任何成熟稳定的市场,要想获得新的增长机会就需要进行创新。品类创新则是一种国内企业采用更为普遍的竞争方式,尤其对于中小企业,采用品类创新战略,将有可能为企业开创一个新的市场,成为这个市场的老大,并由此改变竞争格局,那么,如何开创品类呢?

  (1)一是杂交

  通过运用杂交营销理念,打破原来产品类别和营销方法的界限,创造新品类。如维生素C是药品还是食品?按传统分类方法理所应当划归为药品,但在营销策划的帮助下,石药集团创造性地把它做为功能化食品来营销,走商超和时尚化路线,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娃哈哈的“营养快线”,将牛奶和果汁杂交在一起;如雅客V9,在糖果不同口味细分的基础上把糖果与维生素杂交,于是一种全新的维生素糖果品类诞生了,超越了糖果的竞争,在维生素与糖果之间创造了另一个市场空间。

  (2)二是颠覆

  通过颠覆行业的规则来破局,进而开创新的品类,如洽洽瓜子的“著”;五谷道场方便面的“非油炸”;啤酒中的生啤、冰啤、原生啤、晶啤;如板城“烧锅酒”等等,都是通过技术工艺创新,在老品类的基础上创造新品类。

  (3)三是创意

  通过用创意思维+创新技术去创造一种全新产品,创造新品类。如茶爽——开创无胶基口香糖;如波力海苔——像紫菜似的但是含在嘴里能化的有着特殊味道的零食;如露露杏仁露——原来只能吃苦涩的杏仁;如郁金香太阳能——不结垢太阳能等等。

  (4)四是概念

  用创造或发现的新概念去抢先占有,为自所用,创造新品类。如好丽友秉承“变化,时刻比竞争对手先迈一步”的企业理念,从韩国把“派”这个概念带给大陆消费者,率先占有这个品类,主推的是巧克力派,后来者的达利食品,在派的概念中为自己抢了一个分支——“蛋黄派”达利从此走向全国;如华龙集团创造性的开创“弹面”市场,更是发现概念、创造新品类中的经典创意之作。

  (5)五是定位

  如“怕上火就喝王老吉”就将王老吉同其他凉茶进行了区隔,开创了新的品类;如“要防就喝板蓝花”就将板蓝花定位在“防”上,如“商务通”,定位为商务应用的掌上手写电脑,同样是开创了新的品类。

  五、品类营销的营销攻略

  品类营销不仅要善于开创新的品类,而且要善于营销,如在中国饮料市场从来就不缺少品类创新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娃哈哈第一个把可乐和咖啡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咖啡可乐”,一时间成为时髦产品;如健力宝借助果汁加汽的“爆果汽”的怪异形象红透2003年,也是创造出一种新品类,但只是昙花一现,在品类营销的过程中:

  (1)一是要弄清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搞清楚消费者到底要什么,营销者一定要准确地知道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因为化妆品卖的并不是瓶子里膏状的东西,卖的是美丽和希望。通过洞察分析,发现消费者的现有需求,挖掘和引导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2)二是细分好目标消费群体。品类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一个稳定而忠诚度高的目标消费群,成功的品类往往都有一个核心的目标消费群,企业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锁定自己最核心的目标群。那些昙花一现的品类之所以没有长久停留在市场上,就是因为在市场导入初期吸引的是一群消费领袖和追赶时尚的消费者,当他们的兴趣转向其他品类时,却没有沉淀出属于自己的忠诚消费群,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品类也就会走向衰落。

  (3)三是动态创新。很多品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后续创新都会遇到“天花板”的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到了顶,再难发展了。比如椰树、露露,这些品类一方面缺乏创新,多年如一日地不进行口味和形象的更新,另一方面,则缺乏新鲜的信息刺激,不是传达的声音少了,就是传达的信息缺乏变化,消费者逐渐就对这些品类的产品关注度减少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品类只有一次持续发展的机会,必须一举抵达品类的“最大目标”,因此,企业要尽量地给予这个品类持续的投入,在达到目标前,保持持续最低成长速度,防止出现任何情况的萎缩。

  (4)四是定位与传播。若不是某类产品中的第一,就应努力去创造一类能使你成为市场“第一”的产品品类,因为品类创新是市场营销中最根本的创新,通过定位与传播追求“唯一”、“第一”、“专一”,如脑白金,通过广泛传播来抢占品类资源,通过大规模和年复一年的传播“收礼只收脑白金”,把礼品这一品类规约到“脑白金”这一品牌上;如在包装色彩方面的占位等等。

  总之,营销不能仅仅是竞争导向,把精力都花在如何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上面;也不能是单纯的客户导向,因为消费者对其许多未来的需求是感知不到的;通过产品或技术导向,把注意力集中在创建新品类上,进而引导消费需求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品类营销,将在传统营销因价格和促销导致的红海中开创蓝海空间。

 

参考资料: 品牌营销与品类营销的区别 http://www.docin.com/p-333063895.html 品类营销 http://baike.so.com/doc/6491856.html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合作编辑: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90

编辑次数:0历史版本

创建者: 罗霜

最近更新:2014/11/21 1:57:23

词条分类导航

关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本站动态|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作者| 问题和建议|

版权声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贴、出版、篡改、汇编、编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