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营销词典 >> 最新网络热词及事件 >> 揭秘低价旅游团

揭秘低价旅游团[编辑]


概述
近日,一段云南导游辱骂游客的视频引发空前关注,旅游业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导游为何会频频变身强迫购物,侮辱游客的“恶导购”?

在云南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发生以后,许多网友把矛头对准了“低价游”。既然低团费和零负团费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旅行社为什么还要推出这样的产品?低团费和零负团费的旅游产品中,究竟有着怎样的“猫腻”?

原因

  1. 导游这份职业是一份没有安全感的高危职业。90%以上的导游没有基本工资,只有约半数有带团补贴,绝大部分都仰仗客人消费 。”游客购买商品多就意味着导游有更多回扣拿,这就解释了为何众多低价团都出现“导游逼迫游客购买特产”的现象。女导游只是引爆问题的一根导火索,其背后是整个导游群体因为缺乏职业尊严而导致的尴尬处境。导游群体没有底薪、没有社保,也没纳入正规的劳动体系。”
  2. 由于正常收入低、缺乏保障、流动性高,导游群体难以留住人才,人员呈年轻化趋势。以皖中地区为例,调查显示,该地区70%的导游是毕业1年至3年的学生,普遍专业技能欠佳,仅10%导游有超过5年的工作经验。三亚春秋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王雪琴介绍,“2009年时我们公司有400多位专职导游,现在只有16位了。”随着“正规军”逐渐流失,越来越多无证黑导游充斥市场,队伍鱼龙混杂。导游流动性过高是导致服务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安徽省一位旅游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按规定,旅行社要有20%的固定导游,但出于成本考虑,许多旅行社不愿意“养”固定导游,仅在旺季聘请临时导游,这部分人挂靠导游服务中心并交纳一定的管理费,没有固定薪酬、长期合同、社会保险,人多且散,工作稳定性差。
  3. 而诱导、胁迫游客购物,从商家拿返点就是主要捞钱方法。现在导游带团,购物、餐饮等环节一般都有返点。实际上,在“拼低价”的旅游业经营模式下,一些低价旅行团被层层转包,底薪只有数百元的导游接团时往往需要垫付人均数百元的“人头费”,还没出团就已亏本。因此,他们往往千方百计通过诱导消费者购物以获得高额返点来“填坑”和盈利。
  4. 相关企业对导游的保障十分微薄。安徽一旅行社协会副会长透露,愿意给导游购买保险的旅行社微乎其微。“截至去年年末,当地156家旅行社中,大概仅两三家会给导游买保险。”一名湖南导游表示,2014年她身边有几位导游在带团过程中受伤,但“出事以后基本靠行业协会募捐,几乎没有其他保障机制”。

“低价游”病态链条的形成

  1. 地接导游从客源地旅行社手中花钱将旅行团买下,赌的就是旅行团里的游客会在购物店里大笔消费,也只有这样,地接导游才可以赚到钱。
  2. 一个低团费和零负团费的病态链条就这样形成了:游客不认可旅游团费上涨,旅行社想方设法压低团费;地接导游接团不仅不拿报酬,而且还要买团、赌团;游客不满意导游安排,或投诉或忍气吞声。
  3. 一些旅行社或许想要转变,但迫于生存压力,也大都无可奈何。

反思

旅游本是一种放松身心、让人愉悦的活动。然而,一些“强买强卖、辱骂游客”等行为确让大众对低价团线路望而生畏。在国外,导游收入以小费为主,旅行社所付的报酬仅占一小部分。这就意味着,游客是上帝,影响导游的收入高低,导游必然努力让游客满意。而相关部门也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以保障导游和游客的基本权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现象的再次出现。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合作编辑: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77

编辑次数:0历史版本

创建者: 叶芊芊

最近更新:2015/5/7 5:31:43

词条分类导航

关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本站动态|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作者| 问题和建议|

版权声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贴、出版、篡改、汇编、编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