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营销词典 >> 其他类别 >> 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编辑]


 网络文学等于“文学注水肉”? 网络文学曾被乐观者誉为“新文明的号角”,也曾被悲观者斥为“言语的垃圾”。在热闹、争议和疑问中,网络文学一路磕磕绊绊地走来,“注水”的隐忧一直以来都是挥之不去又难以回避的一道伤疤,甚至被冠以“文学注水肉”的称号。

 9月19日晚,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在互联网上风生水起的网络文学,与此中热闹没有多少关联,多少显得有些“落寞”。本届茅盾文学奖首度吸纳网络文学作品参与评选,一共有7部作品参评,结果无一斩获,除《从呼吸到呻吟》、《遍地狼烟》、《青果》在第一轮投票中冲进前81名外,其余均名落孙山,仅仅是在176部参评作品名录上露了一下脸而已。  两千年与二十年的“比拼”

  网络文学落选于全国性文学评奖并非首次,去年的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也出现过类似情况。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茅盾文学奖中同台竞技,从目前的情形看是难有胜算的。究其原因在于,从评奖性质上看,这两大文学奖项说到底还是属于“专家奖”的范围,其评选的机制和遴选标准都是基于文学传统和社会期待而设置的,是纯文学的“精英奖”。如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要求作品拥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注重思想的深刻内涵,要有切入社稷民生的历史担当和人性温暖,以及艺术审美的精致与创新等。这些显然不是网络文学的强项。

  “自娱以娱人”的网络写作,其长处不在于精致和深刻,而在于市场、大众、草根的认同和广泛参与。从《诗经》算起,我国传统的精英文学已经走了两千多年,而汉语网络文学的成长期满打满算还不到二十年。两种文学的创作方式、功能模式、发展水平和品相质地都存在较大差异,现在却要求用同一个评价标准去衡量,网络文学显然处于弱势。

  且不说这次参评的几部作品是否真能代表浩如烟海的网络小说的创作实绩,单就本次参评作品要求必须是已经完成并公开出版的纸质出版物而言,这个前提就基本上预设了网络小说的“命运”。因为网络小说可以是超文本和多媒体的,文字叙事可以连载和续写,其生命活力永远存活于网上,点击率才是网站、写手和网民品评作品的基本“标的”。

    于是,就难免出现这样的质疑:既然参评的网络小说都没有走得更远,茅盾文学奖是否过于“阳春白雪”了? 是的,茅盾文学奖就是文学界阳春白雪式的“专家奖”或“精英奖”。吸纳网络小说参与这种评奖是必要的,作为数字传媒时代最具大众趣味的网络文学落选于这样的奖项也属正常,没什么好抱怨的,不属于常识以外的意外。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抱团取暖”  需要关注的也许是网络文学参评茅盾文学奖背后的意义,即对于优化当今文学生态的意义和对网络文学本身发展的意义。

  茅盾文学奖对网络文学敞开大门,意味着传统文学对网络新媒体文学的身份认可和资质接纳,有助于改变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彼此观望、不相往来的格局,实现两种文学相互交流,加深了解,切磋砥砺,融合互补,促进网络写手学习传统文学、了解传统作家,也引导传统作家和评论家走近网络文学、了解网络写作,从而改善和优化媒介融合语境中的文学生态,让两种文学在有些低迷的文学市场上“抱团取暖”,共创繁荣。

  恰如有网友所言,当代文学经历的“网络洗礼”,既能使陷入瓶颈的传统文学获得重现辉煌的机遇和力量,亦能使泥沙俱下的网络文学提升审美与文化素质。不断借鉴传统的网络文学和不断亲近网络的传统文学,通过茅盾文学奖这样的社会关注度很高的比对平台,让传统文学意识到,文学有关人的心灵,从来可以由不同的道口进入,网络霸权不好,媒介歧视也不对,应该对网络写作投以理性的目光,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激励。

  对于网络文学而言,也可以在这个机会均等的评审中检视水平,看出差距,意识到作品未能入围,不在于它是否出自网络或有网络的特征,而是少了一些文学的品质。这样,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就可以从昔日的观望、对视走上了解、交流、融通和互渗互补之路。这对于整个中国文坛来说,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

 在网络文学风起云涌之时,人们对网络文学也生出诸多疑惑,譬如,什么是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它与传统文学究竟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点?它有何长处又有何局限?它从何处来又将去向何方?……这些疑问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去解答。然而,基于数字媒介变革而诞生的网络文学就像是一棵在旷野上自由生长的小草,风生水起而不受羁勒,草长莺飞却无从规范,本身已是满眼春色却连命名都十分困难。主流文学的不接纳,传统学术的不重视,一直让这棵小草在电子牧场的原野上自生自灭,无所适从。于是,如何赋予网络文学以学术的话语,将其理论化学科化,乃至走进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就不再是一种时尚之举,而是一种文学的需要,一种学术的使命,我们应该有勇气也有责任去面对这个富于建设性和挑战性的难题。新近出版的我国网络文学研究专家欧阳友权教授主持编撰的《网络文学概论》(30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首次尝试完成了一次网络文学原创教材建设,给予网络文学一种学科性关注维度,让这一新的文学形态不仅有了一个学理性的辨识与解答,也可以让它以高等教育课程教材的形式获得文学史的确证。
  这部原创性的教材全面梳理了网络文学的基本理论,阐明了网络文学的基本概念、产生与发展状况,它的媒介与载体、形态与特征、功能和价值,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联系与区别,网络文学创作、传播、欣赏和批评的规律,以及网络文学的局限和发展趋向等问题,作者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网络作品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有关网络文学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不仅让读者知道网络文学“是什么”,还细针密线地分析其“为什么”。在原创的理论框架,深入的学理探析、丰富的网文解读和延伸性的学术信息含量中,为读者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知识洞天。
  重要之处在于,这本原创性教科书所关注的不只是网络文学在技术层面的特征,作者始终将立足点设置于“文学”本位,关注这一文学新类的人文性、文学性和审美性层面。并且,作者把网络文学放在一个网络媒介技术不断延伸、网络文学不断成长变化的动态发展中来透视,不是简单地给它限定一个框架或提供一种结论,而是紧扣媒体变迁和文学传统的历史背景,回到网络文学本身来解读,从纵向上分析其产生、发展和未来的走向与建构,从横向上剖析网络文学的基本概念、思想观念和基础学理问题,广泛吸纳这些年的学术成果,并使用学术延伸的方式把众多有争议的问题集中展现在各章文末“理论新视野”中,有利于开拓创新思维,兼容并包不同观点,从而为一个新学科开辟了更广阔的理论创生空间。
  (作者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网络文学语言理论的新探索——评李星辉《网络文学语言论》
□陈望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网络文学的研究离不开网络文学语言研究,在文学研究语言论转向的背景下,网络文学语言研究既是进一步催进网络文学创作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网络文学理论研究深化的必然。李星辉的学术新著《网络文学语言论》作为网络文学新视野丛书中的一本,对网络文学语言的性质、审美特征、文体类型、言语形式和表现风格等问题进行了原创性的理论解答。
  该著以文艺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理论视角,始终抓住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来思考,在对日常语言、科学语言,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学语言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这样定义网络文学语言:“它是指用电脑创作、在网上首发的原创性文字作品,和利用多媒体电脑技术的交互作用创作的超文本、多媒体作品中使用的语言。”(第9页)然后以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为中心来对网络文学语言与传统文学语言展开多重比较,突出了网络文学语言的“新”,即艺术与技术合而为一,作者和读者交互沟通,大众化与世俗化构成主调,口语化和速食化作为特色。此外,该著对网络小说、网络诗歌、网络戏剧与网络散文诸种文类语言的特色的把握,都注意与传统小说、诗歌、戏剧与散文作比较分析,如在肯定网络诗歌的语言跟传统诗歌语言一样有着抒情的特征之时,突出了网络诗歌的超文本抒情及口语化抒情等特点,从而较好地把握了网络文学语言的个性特征。
  在探索网络文学语言理论时,作者具有明显的理论建构诉求。一方面,从语言学理论资源入手,如索绪尔的西方结构语言学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及相关的文化语言学理论来把握网络文学语言的性质特征,尤其是自足性的审美特征,如对网络文学语言的言语形式及网络文学语言的表现风格的探索,对网络文学语言的节律调整、词语选择、句式配置及辞格运用的探讨等;另一方面又能运用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理论来把握网络文学语言的文化内涵,如对网络文学语言隐性特征的情境性、自指性、陌生化、隐喻性的理论思考,以及紧扣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技术手段来分析网络文学语言的各种审美表达及其效果,在条分缕析中既见出网络文学语言的学理分析,又切中网络文学语言应用的实际,以此把网络文学语言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
      
  走进网络文学的传播学视野——评柏定国《网络传播与文学》
□马龙潜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使网络社区中的群体和人际关系,大大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社会阶层、地位、职业、性别等差异,唤起了个体间的“真正”平等;增强了主体的道德选择、自我评价的行为能力,使道德个体的个性化和主体性得到提升和确证,从而拓展、延伸和强化人性中的品德结构和伦理气质,促进了人的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网络社区中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充斥使得主体的价值选择趋向盲点,使得网民群体和人际关系缺乏基于道德、价值共识所具有的在情感、责任、信念和理想等心理机制上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把网民个体和群体抛入了一个没有边界的“虚空地带”。网民群体的复杂性和网络社区的独特性使我们对居于其中的行动主体及其行为方式、行为结果的认识、管理、研究等要从行动主体的心理特点、网络技术的特性、现代社会控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网络传播与文学》首先指出:网络传播是一个社会性事件;网络传播是一个文化性事件;网络传播是一个文学性事件。以此为背景,作者通过对“网络行为改变了文学的观念特征”、“网络形态改变了文学主体的动机”、“网络社区改变了文学关系体系”、“网络伦理改变了文学评价机制”等4个命题的论证,得出“网络传播推动文学进程”、催生网络文学的结论。
  文学观念源于文学行为,而所谓文学行为,终究不过是时代中人社会生活和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网络行为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和行为的标志,那么,网络行为必然影响文学的观念。互联网的诞生给人类的传播行为带来全新的符号体系的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信息接受方式和接收习惯。要理解网络文学,就必须首先理解网络传播及其具体的传播形态。网络还打破了传统社区中的私人空间领域和公共空间领域的区隔,使这两个“场域”之间的关系不断交叉、共振与融合,成为改变民众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大影响力。网络文学寄生于网络社区的虚拟性大地上,环绕其存在的主要关系,都被这虚拟性的社区实景所染色。而网络伦理之所以能够影响文学评价机制,根本的原因在于网络伦理对网民具有深度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因此,所有改变或影响网络文学评价机制的企图,只能通过改变或影响网络伦理来实现。
  基于以上对网络、网络传播的理解,我认为柏定国的《网络传播与文学》是一部具有鲜明的探索意义的著作。如果网络文学果真能够成长为文学的主流形态,柏定国的研究则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博客文学的第一次学理性审视
  ——评欧阳文风、王晓生《博客文学论》 
□陶东风   
  网络技术的出现给整个社会的文化面貌带来了地震式的冲击。近几年在网络上写作博客的经历使我深切地体验到了这一点。我最近时常想追问的一个问题是,当下大量涌现的网络博客到底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什么文化后果?当我拿到欧阳文风和王晓生两位青年学者新近出版的《博客文学论》的时候,我就更进一步地想到:作为网络技术之一的博客到底给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又带来了什么新的因素?
  《博客文学论》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敏锐的问题意识。问题都是语境性的,都是现实性的。现在,文学遇到的最现实的语境之一是什么?是博客的兴起,准确地讲,是博客文学的兴起。许多文学人借着博客而一举成名,既实现了文学的梦想,又制造了空前的影响力。如果说以前的文学是阶级的文学,博客文学就是民主的文学。文学创作者阶层之间的流动,往往就在一夜之间。博客带来的是文学生态的丰富和活力。而令人惊讶的是,对博客文学这一重要的文学现象,目前理论界却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因此,《博客文学论》带给我们的,也许并不是它的理论阐述有多深刻和成熟,体系有多严密和完整,而是很好地体现了作者作为青年一代学人所具有的那种学术敏感性和及时准确地切入问题的自觉意识。
  有了真问题后,接下来的事就是如何深入分析,并且尽可能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博客文学论》的作者虽然“都是第一次从传统学科涉足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写作时间也非常仓促,但仔细阅读全书就会发现,它从博客文学的内涵切入,然后分析博客文学的美学特征,全方位地阐述了博客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疏离,深入剖析了博客文学写手的创作心态,并对博客文学对文学批评的影响、博客文学发展的前景均有合乎逻辑的论涉,最后还重点分析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博客文学个案,真可谓有点有面,纵横交合,血肉丰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论者在论述博客文学这一新型的文学样式的时候,一直是把它放在与传统文学甚至早期网络文学的比较中来言说的,通过比较,一方面,更能清楚地辨析出博客文学所具有的那种独特价值,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把博客文学从文学发展的有机体中剥离出来,因此,就更能准确地把握到博客文学对整个文学发展进化的革命性意义。
  从文学内部来说,博客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改写了文学的体式、结构,甚至美学趣味。《博客文学论》紧紧抓住这些问题,深入挖掘,可谓眼光独到。在我个人有限的阅读视野中,从博客这个角度来分析文学问题的,换言之,对博客文学进行全面的学理性审视的,这本书还是第一部。(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古典视野观照下的网络诗歌生态
  ——评杨雨《网络诗歌论》
  □罗成琰
  当“新新人类”在网络上尽情挥洒诗兴时,他们往往自以为在和古典告别,在和经典告别;他们以为,网络的“后现代语境”似乎正在“解构”我们心目中的李白、杜甫,以及巴尔扎克等等那些流传已久的关于诗甚或文学的约定俗成的印记。然而,很多人并没有料到,当他们把自己的挥洒依然称之为“诗”的时候,他们又在无意间“解构”着自己的“后现代”,无意间秉承着那颗被古代文论家们苦苦寻觅的诗歌“真种子”。
  这似乎是悖论,但这个悖论却被一位年轻的学人创造性地弥合了。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在她的新著《网络诗歌论》中,紧紧扣住“真情”与“民间”这两个中国诗歌传统的“真种子”,从网络诗歌的构成形态、创作实际、诗人秉性以及传播功能四个方面,揭示了“后现代语境”表象背后“现代人对传统诗性的回归”。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总有什么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网络诗歌,它们的‘诗质’一定是相通的”,这种“诗质”其实就是几千年来“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本色阐发。也许,这种阐发的“技术”还显得幼稚,而惟其幼稚,更少了份文人的矫情。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诗歌的命运,不像很多人担忧的那样,走向了衰亡,而是恰恰相反,因为网络,诗歌又迎来了或即将迎来第二个盛唐?”
  杨雨教授从古代文论的思维方式和学理依据出发,解析出网络诗歌与古典诗歌在“质”上的同构性,指出现代媒介技术促成的“文学转型”,并不意味着同传统文学精神的彻底断裂,而恰恰是根植于传统的一种新生。该书在每一章节,都能先从古代文论的思想材料出发,结合古代文学创作活动的案例,引出“诗质”传统的主干脉络,并与当代网络诗歌的创作实际对接,找到了网络诗歌与古典诗歌的“神似”之处,剖析出被所谓“草根文化”所笼罩的网络诗歌的传统根底及其当代新变,有力论证了“真诗乃在民间”的文学真理。网络诗歌依然是可以“兴观群怨”,依然秉承着“通俗摹世”、“诙谐玩世”、“愤怒讽世”的种种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依然以心灵的再现还原着诗歌缘情或言志的传统……这种对当代新媒体文学生态的古典观照,其结论似乎要比单纯站在当代立场上的抗辩更有说服力。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网络文学与古典精神的深度契合。不要说什么当代社会诗性祛魅,其实诗是永恒的。     
  开辟网络小说研究的新门径
   ——评苏晓芳《网络小说论》
□黄曼君
  中南大学苏晓芳的《网络小说论》对什么是网络小说进行了学理的厘清,概括出了网络小说文本的开放性、创作的自由化和随意性、虚拟性、语言的陌生化、对白性和简洁幽默性等特点,对“非预成性”的网络小说进行了有效的学术阐释,其为网络小说的“正名”之举,使这一“野路子”小说形态有了合法性的学理依据。
  研究网络小说是一个需要学术勇气的工作,也需要有开启新声的学术眼光。由于网络自由空间的“零门槛”准入,使网络小说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在海量作品中夹杂着大量文字垃圾,如何以敏锐的洞察力挑检出优秀的作品来,这需要极高的学术判断力和文学鉴赏力。《网络小说论》突破了传统的文学分类标准,把网络小说分为言情类、想像类、解构类和文体探索类四种,这是一个大胆的学术拓展。对每一类小说,作者都选取了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其中肯的评判,恰当的分析,都是在没有可供效仿的学术参照下独立完成的,这是“原生态”式的学术耕耘和探索。 经过作者鞭辟入里的学理分析,网络小说从此有了“可评判性”观念依据,这也正是《网络小说论》的价值所在。
  《网络小说论》不只是一般性地论述了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区别,该著最大的学术魅力还在于对网络小说的文体探索。网络游戏小说、短信小说、网络接龙小说这三种新的小说类型,无疑集中了网络小说的突出特征,作者对这三种小说作出了界定,阐明其各自的特性,解读它们的代表性作品,并指出这些小说存在的缺陷与流弊。这不仅把握了网络小说的新型类别,也使我们认识和了解它们各自的特征。网络小说一方面颠覆了传统小说的观念,如解构传统文学的精英意识、改变小说的传播与接受方式,挑战传统文学的评价标准等;另一方面,文体的巨大变革,更是网络小说区别于传统小说的一个重要标志。无论在文学观念还是在文学表现形式上,网络小说都打破了既往的陈规。通过解读网络小说的精神内涵, 有助于我们用新的观念和新的眼光来认识网络小说,了解网络媒体带来的小说文体的历史变迁。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晓芳的《网络小说论》开启的是一扇新的小说研究门径。
  

参考资料: 创建文明网站
扩展阅读: 百度http://www.baidu.com/
相关词条:

博客营销

合作编辑: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147

编辑次数:1历史版本

创建者: 邱亚飞

最近更新:2011/11/16 2:31:11

词条分类导航

关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本站动态|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作者| 问题和建议|

版权声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贴、出版、篡改、汇编、编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