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营销词典 >> 互联网基础知识FAQ >> 微信三点定位

微信三点定位[编辑]


三点定位的原理

  在微信上找到一个目标,记下你的位置和距离,再换两个位置重新计下距离,以这三个点为圆心距离作半径画三个圆,目标的位置就出来了。

背景知识

  为了让手机控在无聊的时分找到同样无聊着又期待聊天对象的人,提供了一个“查看附近的人”功能,大约是以100米为单位,最远可以查看1000米之内、同样在使用这个程序和这个功能的人。

 微博热传编辑

2012年11月5日上午开始,一条来自杭州警察蜀黍(叔叔)的微博在网络上火速流传,到下午,不只是微博世界,各大BBS和专业网站都有转发。微博内容:亲,别让你的位置“裸奔”啦!蜀黍今天亲测了下,确实可能暴露部分位置信息。

功能实测

发微博的民警是微博上的@一枚红薯叫沈sir ,叫沈宏。

把自己当做圆心,第一次看到的距离为半径,画个圆,则要找的人一定在圆周上的某个点;

站起来朝任意方向走一段,必须是移动100米以上。再得到一个自己和要找的人的距离数字,再画一个圆。可能有1~2个交集点,目标大大缩小;

画圆的次数越多,这个交集点就越准确。一圈圈画着,从第三个圈开始,妹子的坐标就暴露啦!

当然了,这一“阴谋”能实现有个非常脆弱的前提:就在你以1000米为最大直径努力暴走,忽远忽近测量着你和对方的距离时,对方必须保持坐标基本不动。

行家分析

观点一

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工作人员,他对这个“微信三点定位法”持保留意见:“这个不大可能是很精确的,个人感觉理论上这个定位法不是很靠谱,首先个人所在位置离对应基站多少远,这个数据一般是没法获得的。打个比方,像下沙这种地方,地势很开阔,如果你站在一个制高点,很有可能手机收到的是来自海盐的哪个基站的信号,离你所在地差了好几公里,远的可以达到5公里以上,这样你的界面上显示你就是在海盐,你说还能准确到哪里去呢?”

编者注:但是,实际上智能机的定位主要通过wifi或gps,并非基站,定位精度还是很高的,定位法能把目标至少锁定在100米的范围里。

观点二

只要目标不移动,真的能定位

对于网友和移动业界人士的疑问,沈宏作了解释:“我并不是利用基站的信号来做这个实验的,我和朋友就用了两个Iphone和一个Ipad,用苹果自带的地图功能来试验的。其实,只要你的手机有定位功能,HTC、小米等品牌都可以来玩这个实验。”

2012年11月5日上午, 沈宏说,和一个朋友来到西湖文化广场,利用浙江自然博物馆的无线网络和手机的GPS功能进行“微信三点定位法”实验。

“朋友在广场里找个位置坐下,我在周围随机走到A、B、C三个点,分别用微信测出和朋友的直线距离,分别为100米、200米、300米。然后参照我微博上的那个方法,计算出朋友所在的位置。当然,有个大前提是,朋友必须在原位上保持不动,否则,我就是测量一千次一万次,也不准的。

2013年,基于三点定位,有开发者制作了号称能够精确计算好友位置的手机应用,号称计算结果精确到楼。不过,精确计算的前提是已知对方的精确距离,如3.14km。在三个不同地点,记录自己的位置(圆心)和对方距离(半径),点击计算即可。此类应用是目前可行性最高的三点定位计算法。

观点三

多种测试结果为,通过“微信三点定位”方法,能确定对方的大概区域,但位置比较模糊,无法找出精确坐标。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

提醒防范

1、不要在固定地点反复查找“附近的人”;
2、及时“清除位置信息并退出”;
3、别以为距离百米递增,且有时效性就安全,多定几点照样能抓住;
4、小心陌生人。

测试心得

把自己当做圆心,第一次看到的距离为半径,画个圆,则要找的人一定在圆周上的某个点;
站起来朝任意方向走一段,必须是移动100米以上。再得到一个自己和要找的人的距离数字,再画一个圆。可能有1~2个交集点,目标大大缩小;
画圆的次数越多,这个交集点就越准确。一圈圈画着,从第三个圈开始,别人的坐标就暴露啦!
当然了,这一“阴谋”能实现有个非常脆弱的前提:就在你以1000米为最大直径努力暴走,忽远忽近测量着你和对方的距离时,对方必须保持坐标基本不动。

阅读扩展

一:媒体、应用、O2O,三个维度看微信

其实,不仅仅是传统媒体在早期看不透微信。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微信公众平台首页的那一张图片,“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这句话从侧面反应了微信的定位。 一:媒体对微信有多大的意义?

公众平台一开放之后,大家都认为微信是可以做媒体的。特别是那些还没有从微博自媒体概念跳出来的草根们更是一窝蜂地抢占地盘。

微信说不上绑架了媒体,这种说法对它而言不公平。本来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想做微信生态圈子里的一员,就算是生态环境很恶劣,你要么选择留下,要么选择离开。腾讯不缺少媒体资源,一旦用户被众多媒体公众帐号骚扰烦了只能取消关注,那么这个媒体圈算是自我清理。

微信的媒体属性是不断弱化的,早期是因为无法把握的用户个性化需求而去诱惑一大批人提供内容。腾讯新闻也只是一个插件,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安装或者卸载。同样的,公众媒体类帐号对比起来更具备不稳定性,不断地引入新粉的同时还在不断地掉粉,到了最后留下来的要么是死粉,要么是习惯了信息骚扰的无价值粉。如果为了保证粉丝的质量,媒体还得持续地保持与粉丝的互动,但是又有多少媒体具备这种社会化新媒体平台的营销能力呢?

微信为什么自己不做媒体,那是因为媒体只是一个辅助功能,可有可无。能够在微信媒体圈生存下来的,只能是内容小而美外加上服务。一个产品的战略决定了它有没有商业价值,媒体属性只是微信漂亮的外包装,用户喜欢这个包装不舍得扔掉,这并不代表这个包装就有商业价值。

二:微信的一些应用遐想能实现吗?

我个人始终认为微信上的社交只会越来越私密,越来越小圈子化,同时会诞生一批意见领袖,或者圈子的头儿,也就是所谓的个体品牌,特别是在本地区域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商家优势更为明显。O2O下二维码无疑是未来的趋势,但是其它寄生于微信的生活服务类应用却有点本末倒置。例如公交路况、旅游导航、餐馆导航、HTML5游戏等,没有一个不是幻想着做成平台后有大把金子捞的。这些所谓的微信应用未来除了面临同质APP的竞争之外,还得苦恼怎么推广和寻找商业模式。

微信开放平台只是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外面的内容可以进来,用户们也有更多的谈资。这并不代表你可以成功地利用开放接口再造一个应用,而微信也不是应用商店,它所推荐的应用基本也是用户现实所需要的,比如变声聊天应用和照片处理应用。这种自以为是的程序猿思维是偏离市场和用户的,本身微信就是一个虚拟化的社交手机,除此之外贴上再多的标签只会扰乱用户的心智。再说APP能够实现的用户体验,微信应用却很难实现。

此外,不少缺乏技术的草根利用公众帐号来实现应用的功能,这种半自动化形式的人力成本不低。所以说,幻想在别人的平台上再自建一个平台,把别人的用户圈进来赚自己的钱,这不仅仅是腾讯所不允许,就连用户也不见得会轻易埋单。开放平台不是真的任你自由发挥,腾讯一心想把开发者往自己预定的“正道”上引导,却偏偏有些野心颇大的人想走“歪门邪道”投机一把。至今微信为何任凭开发者自由发挥,很重要的一点是这群人全给自己带沟里去了,反正是跟微信的发展背道而驰的,索性就任其自身自灭算了。

总而言之,开发平台背后的秘密就是微信应用这块地盘的开发还是腾讯自己的。

三:O2O面具下纠结的微信

腾讯崇尚打造一站式在线生活,微信也挟用户贴上二维码探索O2O市场。二维码应用光市场教育就需要一个过程,而社交出身的微信一旦变身为交易工具,用户能否接受并且形成使用习惯,这本来就是一个未知数。解决支付和信息出入口问题完善了交易流程,但是社交与消费结合在一个产品上的用户观念,同样也是需要一个教育和磨合的过程。如果扒掉用户这层皮,微信剩下的产品功能就是一堆鸡肋。再者抛开用户量不说,倘若仅实现了线上交易,微信与其它二维码软件并无差异。

O2O这块蛋糕太大,大到微信没办法一个人啃下一大口。此外,就算是微信想啃下更多份额也会因为身体缺陷无法彻底实现。腾讯一开始之所以会选择抄kiki messenger 还是基于QQ庞大的用户量,打通QQ引流的同时一并把手机通讯录也打通了。如此强化而私密的社交关系,从营销上讲很容易进行口碑传播和品牌建立,但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平衡社交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新版微信的解绑功能开始引导用户取消微信号与QQ帐号和手机号码的绑定,逐步建立自己的帐号系统。从这点就可以看出纠结的微信正在试图摆脱社交阴影。要社交还是要O2O,鱼和熊掌可不可兼得,很明显未来的O2O战场上,微信只是一头鲨鱼,嘴大却吃不了小鱼小虾,反倒是逃过鲨鱼血口的大鱼们活得很滋润。所以说,微信纠结的地方就是机会所在的位置。

后话
其实微信、陌陌等社交的查看附近的人功能,在出发点上是很好的创意功能。但是总会有不良人士利用这些手段技术来做非法的事情。而利用微信定位功能进行抢劫的新闻也经常被媒体报道,因此用户无特别需求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社交软件的定位功能,慎防行踪位置等隐私泄露。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9884886.htm?fr=aladdin
扩展阅读:
合作编辑:

罗雄威 罗雄威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0

编辑次数:1历史版本

创建者:罗雄威

最近更新:2014/11/13 9:42:29

词条分类导航

关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本站动态|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作者| 问题和建议|

版权声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贴、出版、篡改、汇编、编译等。